基督教初代教会史简略来源:基督真光 发布时间:2011-01-15 点击数:6102
|
从主耶稣与使徒建立教会,到六世纪末大贵格利( Gregory theGreat,540 -604 A.D.)登基做教皇为止,这段时间称做「初期教会史」。 一、使徒时代,主後1~100。
◎概说 主後 30~ 44年时,教会的中心是在耶路撒冷,彼得与主的兄弟雅各是当时教会的领袖。主後 44~ 68年,使徒保罗使叙利亚的安提阿成为国外布道的中心。主後 68~ 100年,使徒约翰使以弗所成为世界教会的中心。罗马成为世界教会中心,是在使徒时代之後的事情。
◎基督教会的演变 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後,门徒们心中火热,福音开始在犹太人中间传开,教会从耶路撒冷开始向外增长。然而犹太信徒对外邦人接受福音有不同意见。从腓力为埃提阿伯的太监施洗(徒 8:26-34),哥尼流全家的受洗(徒 10),以及在安提阿许多希腊人的悔改归主(徒 11:20-21)等等,这些外邦人接受福音造成了一些争辩。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中仍有保守势力,认为福音单单为犹太人预备,并不是为普世的人所预备。但是在徒 15的耶路撒冷会议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的教会领袖之一雅各做了一个公义的裁判,使得外邦信徒从割礼与犹太礼仪中获得释放,保罗也被承认为第一个外邦人的使徒。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在各地建立了许多教会,也使得福音传到当时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此时因为犹大战争( 66-70 A.D.)使得耶路撒冷变成荒土,而且除使徒约翰以外的使徒都已过世,随著约翰的迁居以弗所,使得该地变成基督教的中心,约翰也成为教会领袖。 耶路撒冷与圣殿的毁灭,不但使得希腊罗马人不能再看基督教为犹太教的分支,摩西神治政体的机构完全破坏,也让耶路撒冷教会中的保守势力与外邦人教会间的高墙崩塌,逐渐在属灵的机体上合一。
◎初代教会的逼迫 这个时期的教会虽有逼迫,但是多是独立且非大规模的区域事件。最先逼迫基督徒的是犹太人。他们屡次控告基督徒反抗该撒的命令(徒 17:7),煽动异教徒反对基督徒(徒13:50,14:2-19,17:5,18:12)。第一个属世政权掌政者迫害基督徒的,是希律亚基帕苦害教会中的人,杀害约翰的哥哥雅各,以及捉拿彼得(徒 12:1-3)。基督徒受外邦异教徒的仇视,可见於彼得前书。这时候的一般人对基督徒的态度已经到达十分仇视的程度。然而因为基督徒的信仰与当时以罗马帝国为中心的生活大不相同,所以最终会遭到当时政府的迫害。基督徒所遭受的第一桩罗马皇帝的直接迫害,是在主後 64年尼禄皇帝( Nero)诬陷基督徒焚罗马城而以极残忍的方式杀害基督徒。
二、後使徒时代(Post-Apostolic Age),主後100~170。
◎概说 这时期被称为後使徒时期,是因为这时期中受托作教会领袖的人,大多是曾与使徒来往,并曾受使徒教训的人。这时期因为使徒们都已去世,所以基督教信仰便以一些教会普遍公认的文献及信条作为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指标。这时期教会面临很大的逼迫,但是教会也得扩展非常迅速。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基督教在头三个世纪内迅速的发展。它传遍了罗马帝国各部份,甚至传到了罗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东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玛代、巴特利亚、帕提亚、印度、和亚米尼亚;往东南向亚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亚力山大传向埃及中、南部;向西传到罗马帝国北非各省;在欧洲传到高卢,经多瑙河而至德国境内的罗马各省。 福音的迅速发展原因众多,包括基督徒期待主很快到来,并尽力传福音到地极;基督徒的生活吸引人民趋向福音,教会在缺乏爱心的世代实行慈爱、接待、和友爱;众生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道理对下等和中等社会的人特别有号召力;基督徒有殉道的心志;商人把福音带到各地;信耶稣的官吏协助福音的传递;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神与他的子民同在。 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异端文化与学术开始研究基督教,罗马政府不得不仔细观察教会。他们发现基督教与犹太教是迥然不同的一种宗教,他们更发现基督教几乎是向希腊罗马人所持守的一切挑战,并指责、排斥当时人生的许多方面。这样的发现使得希腊罗马人开始对基督教展开攻击。除了出现攻击基督教的著作以外,罗马政府也开始逼迫基督徒。虽然教会也出现许多以文字为基督教做辩护的「护教士( Aplogists)」及文章,但是对基督教的逼迫与仇视在罗马帝国仍常常出现。其中「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在主後 166年在罗马被处死刑。
◎基督教与犹太人 随著犹太战争以及耶路撒冷的被毁,犹太人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对於基督徒的仇视并未为之减少。他们设立了一些拉比学校来培养仇视基督徒的态度。他们将犹太人的口传加以整理,使成为著作。从二世纪起过了五百年,这样工作的成果就成为「他勒目」( Talmud)法典。 犹太基督徒在当时也分成以下几种派别: 1.正统的犹太人,可分为: a.拿撒勒教派( Nazarenes),这名词原先犹太人是用来称呼一切基督徒的(徒 24:5)。在耶路撒冷被毁之後,直到主後四世纪末,拿撒勒教派都一直是犹太基督徒中的一个小团体。他们谨守摩西的律法,却也不拒绝跟其他基督徒团体相交。 b.伊便尼派( Ebionites),希伯来字伊便( Ebion)意思为穷苦、谦卑、受压迫的。他们把自己当成基督与其穷苦的门徒的真信徒。他们也认为摩西的律法有普遍与永久的效力,所有基督徒都应当受其束缚。因此遵守礼仪的律法在得救上是必须的。伊便尼派又分「法利赛的伊便尼派」,以及「爱色尼派(Essene)」。 2.犹太的诺斯底派( Gnostics)。希腊字诺斯底( Gnosis)意义为知识、开明、有时也做科学解。在基督教起头的三、四世纪之内,所谓诺斯底派就是一个反对基督教所传的因信称救,而宣传靠知识得救的团体。
◎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 诺斯底主义源於许多不同的思想派别,外表形式也不只一种。它综合了犹太教及古代波斯、巴比伦、埃及等异教之神秘色彩而成,後来又参入柏拉图的「观念」学说,更利用了基督教的「得救」观念。简单来说,诺斯底主义根据宇宙二元论,把宇宙分成灵性世界与物质世界,前者是善的,是人生归宿最高的境界;後者是恶的,是束缚人生的桎梏。人要得救,必须脱离物质世界的束缚,而知识就是救人唯一的工具。这种知识(Gnosis)是一种神秘的智慧,也是神特别的启示,只有少数蒙恩宠的人才能获得。且为著要从物质世界拯救出来,人必须禁欲克己,拒绝物质的诱惑。 诺斯底主义承认有一位崇高善良的神,是那光明的灵性世界之王,可是这不是旧约圣经的神。旧约的神不过是一位「次等的神」,因为他创造了这「有形的恶的物质世界」。基督却把那灵界神的真相启示出来,因此只有藉著认识基督才可以「得救」。可是物质世界既是恶的,基督便不可能真正成为人身。基督在世为人,不过是幻影,看起来像人,却又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且并非所有基督徒都有得救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是秘传的,仅授与「特殊份子」的门徒。诺斯底主义不但利用耶稣基督的启示,也利用保罗的教训,特别是像「灵与肉为敌」那一类的教训。 诺斯底主义在成为一种主义或学说之前就以不同形式存在。当时流行的「禁欲派(Stoicism)」与「纵欲派(Epicureanism)」,都是从诺斯底思想为出发点,因为他们都是以物质、肉体为恶的,因此禁欲派要严厉的对付肉体,纵欲派要尽量消耗它。 正统基督教的宇宙论是一元的,神是个灵,他也创造了物质的世界。保罗的书信也说「身体是圣灵的殿」。同时耶和华神是独一无二的神,是贯乎万有的主宰。为著抵抗诺斯底的异端,就出现了一些信经,如直到今日仍在教会被背诵的「使徒信经(The Apostles' Creed」就是当时为维护纯正信仰被提出来的。 使徒信经提到神是创造天和地的,又提到耶稣基督是由「童贞女玛莉亚所生的」,最後它更提到耶稣的「身体复活」。藉著使徒信经,初代教会联合一致公开确认耶稣基督神人两性同时合在一身。但是基督的「神性与人性」问题并没有解决。这问题直到主後451年迦克墩大会(Council of Chalcedon)才获得解决。这点容後再述。
◎孟他奴主义(Montanism) 行神迹与说预言的属灵恩赐并未曾随著使徒的过世而停止。殉道者游斯丁、爱任纽(Irenaeus)、俄利根(Origen)等人都证明当时仍有人奉主名行神迹,并且说预言的恩赐在某些教会的崇拜中占有一席地位。孟他奴主义的兴起算是对上述倾向的一种反应,也是弗吕家人的宗教国家主义观的一种产物。它创始於二世纪中期,在弗吕家边界的一个小村庄亚尔达巴,由孟他奴提出来的。他自认自己以及两个妇人百基拉(Priscilla)与麦西密拉(Maximilla)有先知的能力。他宣称最高的启示已经临到,安慰师的时期已经临到;安慰师藉著孟他奴的口宣扬世界末期快要来到。现在已经是灵恩时代,尤其是预言的时代。 孟他奴主义者在崇拜时重视预言,甚至有类似魂游象外经历的异象出现。 他们认为以属灵的恩赐当作是试验真基督徒的标准。他们承认全部圣经的各卷,并坚守信仰的标准;他们也热切期待基督的再来。他们严密的要求信徒守童身、禁食、严守伦理道德。他们特别赞扬殉道的精神,绝不逃避、也绝不反抗逼迫。 正统教会对孟他奴主义者的反应很为难:一方面他们的确反对诺斯底主义,并且重视末世将近的教训,重视灵恩、预言,所以应当接纳尊重;一方面教会也看出孟他奴派的谬误,尤其是他们的狂热主义,以及他们宣称自己所得的启示高过新约圣经。但最终各教会仍采取将孟他奴主义者逐出教会的措施,一开始小亚细亚主教斥责他们为异端并逐出教会,後来高卢与罗马的教会也这样行。阿非利加有阵子是孟他奴派的大本营,因为有天才的神学家特土良(Tertullian)自认为该派的同道。
三、尼西亚前时代(Ante-Nicene Age),主後170-325。
◎概说 基督教的向西传播,使得教会组织的生活受了罗马人的影响,而有了固定的形式。这样的改变终至罗马大公教的出现。大公教会与使徒时代的教会有两点不同:教会政治之改变,与信仰之改变。
◎大公教会之兴起 在使徒时代一切信徒都有属灵的祭司职普遍的为教会所承认,教会并没有特殊的祭司职,所以没有「神职人员」与「平信徒」的差异,在属灵方面并不分等级。罪人直接向神认罪而得赦免,神甫或主教在得救的事上并没有功劳。教会并不是在乎特殊的职位,只要有信徒团聚在一起就是「圣会」,因信耶稣基督而得以亲自与神相交,这种交通乃是基督徒生活之要素与能力。依照弗 4:11所记,神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与教师。」各教会有长老与执事监督并指导教会的工作、管理慈善事业、照顾病人、并照料按时举行的聚会。这并不是意味因为他是长老所以可以教训人、讲道、并施行圣礼,而是因为他有「恩赐」。 这样的教会职位并不是因为法规而来,也没有法规限定这些事奉归任何专职掌管。 在一世纪末,因为一般人缺少对圣灵特殊恩赐的信任心,要有更明确的规条,并迫切需要防卫异端,所以产生了一个重大改变:讲道、教训、以及行圣礼都由「有恩赐的人」手中,转移到各地方教会长老手中。这些长老之被选举,也因为他们的恩赐,尤其是教训人的恩赐。此後教会职分上的任务专由长老完成,讲道与行圣礼的工作变成了正式的职分。这是将基督徒分成「神职人员」与「平信徒」的开端。 在二世纪与三世纪中,各地方教会原由一些长老治会,以後却由那唯一称作主教的人来作教会的首领。主教制被认为是法定的规矩,若要成立教会,就必须要有主教。主教被认为是独一领受神恩赐与托付来作教会领袖的人。没有主教的教会就没有救恩。主教制度的成立不单仅是组织上的改变,也含有信仰的改变,就是信徒只能藉著与主教相交而与神相交。一种特别的祭司职代替了一切信徒皆有属灵的祭司职;一个看教会为一群属於主教的信徒之大公教会的教会观代替了教会为「圣会」的福音的教会观。
◎历史之主教制的演变 虽然教会在当时并没有教职政治的出现,却很快的向这个方向走。理论上各地方的主教都是平等的,但是一些乡下地方的主教却不能享有较大城市的主教所享受的直接的权威与大众的尊敬。罗马、康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这五大城的主教显然的有比其他地区教会主教更显要的地位。二世纪中期已经有一些以耶路撒冷使徒会议为楷模的会议在某地方的教会举行。这些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异端的惩戒。一开始会议的代表除了主教外,还有平信徒,但最後变成仅有主教参加这些会议。在主後 250年以後,这些限於省区的会议大都是每年举行一次,开会的地点在省城,即以该城的主教充当主席。主後 325年皇帝康士坦丁发了通谕劝他的臣民信仰基督教,他并且使得基督教变成当时的国教,并依据帝国政治上的组织来组织教会。这样的结果产生了各城有主教,各省有省主教(大主教),由省城的主教充任。在第四世纪内有几省由一位皇帝的代表(总督)管理,与此相当的教会职务为主教长(红衣主教)。与元老院相当的是主教长会议,一方面又是教会的大公会议( Ecumenical Councils)。不久在教会中也出现了与皇帝相当的职位,就是教皇。
|
|
|
|
|
本类New1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