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1:12   ·诗篇91:14-16   ·诗篇33:18-19   ·以赛亚书51:11   ·以弗所书3:20
  首页     每日灵粮     信仰真理     资料库     资讯     见证     文艺     生活     关于圣经  
今天是2024-11-22,基督真光|神爱世人愿您蒙福!您是本站第79201位访客。 留言交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请输入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文章类 >>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来源:基督真光 发布时间:2010-06-15 点击数:3486

前言

神的存在我们已简单地说过了,但也许有人说: “ 天地间确是有一位主宰。  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不过,哪一位才是真神呢?你说耶稣是神,他说如来佛是神,各说不一,到底哪一位才是真的呢? ” 当然,我们说我们所信的是真神,其余的都是假神。正如他们说我们所信的是假的一样。为此,我们就得看看各宗教所说的是怎样的,我们现在不准备详细讨论,我们只作个简单扼要的介绍,好使我们能以分辨真假。不过,我们不能乱说,他们是怎样,我们就说他们怎样。我们对神既要忠诚,我们也要如实地介绍他们所信的,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世界的各宗教多得很,我们用不着一一细说,我只提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世界性的宗教来说。

第一章 佛教

佛教是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原来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的生死,传说不一,大抵说他生于主前 557 年,死于主前 477 年者较为普遍,近来有人说他约是在主前 563 - 483 年。他的父亲净饭王是尼泊尔和印度边境上释迦族一个贵族,迦毗罗卫城地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感到印度社会上阶级的不平等,又感到人类的生、老、病、死 4 大痛苦,他 29 岁出家,入山修道。修道 7 年,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终于成 “ 佛 ” 。他周游印度等诸国,特别在恒河流域传教 40 年。

“ 佛 ” 是 “ 佛陀 ” (觉悟者)的略称,是梵语的译音,有时译作菩提,其义为觉,意即自觉,觉人与觉行圆满也。 “ 释迦牟尼 ” 亦为梵语译音,其意为能仁,意即他德全道备,能济万物也;也就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或释迦族的圣人。他死了以后,人们为对他成佛后的尊称,才称他(悉达多)为释迦牟尼或佛陀。佛教寺院的 “ 大雄宝殿 ” 里,当中那个是 “ 如来佛 ” , “ 如来 ” 和 “ 大雄 ” 都是释迦牟尼的称号。

释迦牟尼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 “ 吠陀 ” 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祀等;但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 “ 轮回 ” 的教义。所谓 “ 轮回 ” ,就是说,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象车轮似的一生一生流转不停。他们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有一个前生和一个来生。一个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也许是鬼,畜牲,也许是神。至于你是什么,则决定于前生的 “ 业 ” 。 “ 业 ” 是行为,包括思想、言语、行动。他们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人免不了生、老、病、死,总的来说就是苦。如果一个人今生修善,他来生也许是人;若他行恶,来生就会变鬼或禽兽;修得好一点,也许能做皇帝。但他们认为,就算做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充其量免了老,那就更苦,因为要早死。因而他们的人生也是悲观的,什么 “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 。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欲望,由欲望而造业,就不免于轮回。

“ 涅槃 ” :他们不愿轮回,他们认为修行再好,不过当皇帝,还是要受生、老、病、死的苦,所以他们为了要摆脱 “ 轮回 ” ,就创造 “ 涅槃 ” 之说。就是说,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修行止于至善,达到寂灭入涅槃,再也不轮回,止于至善,灭绝一切欲望而达到完全静寂的至高无上的境地。如果修道不到家即不能止于至善,还要轮回做个皇帝呢!他们什么都不愿做,故一直修到止于至善了,即入涅槃。后来,涅槃一词多指成佛或得道和尚的死亡。

佛教的教义是 “ 四谛 ” :

1.“ 苦谛 ” ,指人们都要经生老病死等,这都是苦的;
2.“ 集谛 ” ,指苦的原因,有欲望就有行为(业),因此不免轮回之苦;
3.“ 灭谛 ” ,是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
4.“ 道谛 ” ,是导致消灭苦因的道路,要消灭苦因就要修道。

早期佛教没有承认一个创造世界的主宰,这一点不同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当时佛教没有神庙,也不崇拜偶像。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徒把他火化后留下来的骨灰,分发并保存在圣地兴建的 “ 宰堵波 ” (一种印度塔)里,即 “ 佛牙 ” 、 “ 舍利 ” 。佛寺和偶像是以后才出现的,而崇拜偶像大约是主历 1 世纪以后的事。

他们有 “ 戒律 ” 。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 “ 五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就是和尚(僧),除了剃头发胡须,穿僧袍并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外,还遵守另一些戒律,如饭食要有节制;不观赏舞蹈、音乐、戏剧;不佩戴饰物等。

佛教在印度盛行一时,主前 3 世纪,阿育王时期,曾立佛教为国教。早期佛教认为修行虽然可以使人入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后期,佛教的一派造了寺庙,崇拜偶像。他们宣扬信佛修行,人人都能成佛,并说这样气派大,乘的是大车,故有 “ 大乘 ” 佛教之称,即把保持原来说法的另一派贬为 “ 小乘 ” 佛教。

主前 3 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过了几个世纪后,传到中国西南的傣族地区,主要是小乘佛教。到东汉孝明帝(主后 58 年到 75 年),佛教由印度北方开始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到主后 1 世纪下半叶,佛教大量传入,但以大乘为主。在印度北方兴起的以大乘佛教为基础而注重念咒和魔法的秘教, 13 世纪传入蒙古地区,形成喇嘛教。至于佛经之东来,为时也很早,主前 2 年,博士弟子秦景儿接见大月氏王使伊存,曾亲受其口授的佛屠经,其后传入洛阳。其运行时是用白马负来,因而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之西,这寺便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法显为平阳武阳人,主后 399 年(东晋安市隆安三年),西行求法,历 15 年始归。玄藏为洛州缑氏人,主后 628 年(唐太宗贞观 2 年),西行求法,历 17 年始归。义净为范阳人,主后 671 年(唐高宗咸享 2 年),西行求法,历 25 年始归。翻译佛经的以鸠罗什、真谛、玄藏、不空等 4 人可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 4 大翻译家。

僧尼之数:东晋时为 24,000 人;北齐时最多,计 300 万;到唐朝时则为 265,000 多人。

寺院之数:西晋时仅 180 所;北齐时为 40,000 所;唐代最多,竟达 44,600 多所。

寺院主要是供僧尼居住;但有时也成为达官贵人的家庭;有时则供其他活动之用。

“ 浮屠 ” :是梵文的译音,中文称为 “ 塔 ” 。塔或五级,或七级,或九级,或十三级不等,为储藏经典之用,如长安宫城南大慈恩寺。造砖浮屠,藏译玄藏所取西域佛经,名雁塔。还有为纪念之用,即如雁塔本为纪念一特殊之雁而来的。

至于 “ 石窟 ” ,是凿石壁成窟,用来安置佛像。

“ 佛像 ” ;自佛教传入,雕琢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胶成的,有用木雕成的。最大的竟达 60 - 70 尺之高。 “ 显祖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 43 尺,用赤金 100,000 斤,黄金 600 斤。 ” 《魏书》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大抵所造者释迦、弥陀、弥勒及观世音等为最多。

佛书是很有名的,尤其在敦煌千佛洞,各种佛书都有,如《千手佛观世音菩萨》,又有表示极乐世界或天堂等的佛书。

佛教曾一度兴盛,在印度则由盛而衰,到 12 - 13 世纪时几乎完全消失了,其实佛教在印度还不如印度教(婆罗门教)。目前印度居民 83% 信印度教,而佛教信徒只有 2% - 3% 左右,为数甚少。尼泊尔居民信印度教为 85% ,而信佛教的只有 13% 。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和尼泊尔,现在信佛教的人寥寥无几。

有人认为信佛教可以上天堂(西天、极乐世界)。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早期佛教教义没有承认有宇宙主宰、有天堂。他们最高目标就是止于至善入涅槃,不再轮回,死后什么都没有,再也不投胎。它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一切皆空,可是它所要达到的是寂灭,还是个 “ 空 ” 。以空补空才是它的目的。人死后到西天是中国人后来的说法,意思是到佛教圣地(印度和尼泊尔),它是在中国的西方,所以说西天。

原先的佛教解决不了人的归宿,用寂灭入涅槃怎能满足人的要求?它不信天地有创造主,人死后也不能上天堂。可惜今日有不少人信佛教寄望于将来上西天。大乘佛教有所改变,所以主历 1 世纪传入时,以大乘为主。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了满足一些人的欲望而创造出许多原先没有的事。请记得,佛教并不像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相信创造主宰。它既没有主宰,也没有天堂。所以我们说,天地之间的真神绝不是佛教的释迦等,我们不是故意把它说成这样。我们必须分辨初期佛教与后期佛教。连创立佛教的释迦也不提倡有主宰与天堂,信佛又怎能上西天得永生呢?请信佛的朋友再研究佛教!


  本类New15
· 你的灵,疲惫不堪吗?Are you Exha
· 先知约拿也有叛逆期?上帝耶和华让
· 别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
· 一个悲观的基督徒如何常常喜乐?
· 上帝对世人的爱永不改变
· 基督徒当靠主得胜现实与环境的试探
· 基督第一次来,罪除去了吗?罪洗净
· 教会总被爆出丑闻,该怎么看待?
· 圣诞节前的反思:四种迎接耶稣的人
· 有人接待基督所差遣的就是接待基督
· 基督徒的人生
· 相信耶稣的人,大有指望
· 从十个童女的比喻中看:基督徒应该
· 耶稣为何成为人的样式降世?
· 发现诺亚方舟遗迹? 神话会不会就是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QQ: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