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五章23节)
关于“基督徒可否喝酒”的问题,历年来教会内对此均有不同意见。百余年来,欧美宣教师来东方传道,那些基要派人士均主张宣传禁酒,原因是他们在欧美看见人们饮酒过量以致酩酊大醉,引致不良的结果。可是东方人对于饮酒,多数懂得自制,所以醉酒的人不多,因为醉酒之人在东方会被藐视,认为是行为不检的一种丑态。东方人饮酒视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节目之一,慢饮细咽,利己而不损人,适可而止。 所以另有一派西方宣教师认为,西方人醉酒太随便,中国人饮酒自制,所以并不宣传禁酒。抗战时作者在国内曾亲眼看见有些牧师、长老、执事在教会举行特殊庆祝会时,人手一杯,,大家干杯。我不饮酒,不知酒味,看见他们如此享受,颇觉纳闷。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件事:犹太人饮酒,像中国人喝茶一样。圣经并无茶字,因为当时无茶(现在以色列已经西化,茶与咖啡的享受与欧美人士相同),所以犹太人只喝酒。酒分清酒与浓酒两种。在家中饮清酒,像中国人在家中喝茶一样,在特别的喜庆聚会中,则饮浓酒。小孩子不许饮酒,所以小孩子只饮清水。拿细耳人则清酒浓酒都不喝(民六章2一3节),连葡萄及由葡萄制作的饮料都拒绝。这些人严守这禁令,施洗约翰也是如此(路一章13一15节)。 圣经也宣布说:君王喝酒不相宜(箴三十一章4一5节)。证明为领袖者应戒酒示范。牧师与长老饮酒,便不符合这原则。因为会给信徒醉酒开一条放纵之途,也给非基督徒不良印象。 主耶稣不是拿细耳人,所以不需禁酒。他被人讥讽为“贪食、好酒”的人(太十一章19节)。主耶稣自己也说:“人子来,也吃,也喝”。当然指喝酒而非喝清水而言。有人说这节圣经只是提出敌人诽谤的话,主耶稣并不喝酒。但是,前文已述,犹太人不喝茶,非喝水即喝酒。主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为友,为要得着他们;税吏和罪人当然不会只喝清水,一定是喝酒的。主耶稣与他们一同喝酒是不必置辩的。主耶稣在迦拿变水为酒,是为喜宴而预备,所变的酒,被管宴席的赞为“好酒”,证明是最好的浓酒而非清酒。主耶稣既然被请参加这喜宴,他也有份喝酒而非饮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犹太人,人人都喝酒,只有拿细耳人是例外的。 我们明白这背景之后,便可以获得一个清楚的印象,那就是,犹太人、人人都喝酒,酒分清、浓二种,只有小孩与拿细耳人不喝酒而喝清水。但圣经对酒也有禁令,特别是作领袖的应戒酒示范。不过犹太人很少醉酒,保罗也劝外邦信徒不要醉酒,因酒能使人放荡(弗五章18节)。 提摩太从小明白圣经,他是第三代的信徒,是否他立志不喝酒,或者他也是拿细耳人,或从小学拿细耳人的习惯,不得而知,但他不喝酒,只喝清水乃是事实。保罗因他胃口不清和屡次患病(病字原文为软弱),所以劝他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点酒”。这句话,在反对喝酒的一·派宣教师认为,这里所说“用一点酒”是当作“药”来喝,不是劝人喝酒。但主张喝酒的一派宣教师则认为这种“提摩太酒”不妨提倡,既然保罗认为喝酒可以增进健康,为何我们不能喝酒? 其实,“稍微用点”四字已经是一种限制,嗜酒派以此为提倡喝酒的藉口,实为过份。以微量的酒作乐以增进健康,并无不可,许多大饭店的筵席中,以数滴酒加诸肴撰中,是很普遍的,不足为奇。 不过,大量用酒,是会危及健康的。酒有酒精,酒精有毒,放纵地饮酒,使酒精毒储藏脏腑中,以致引起种种疾病及软弱,乃是事实。 禁酒,乃为着身体健康,不是为着宗教。拿细耳人禁酒,则有双重利益,对身体与灵性均有帮助。 至于提摩太,是否从此以后,真的稍微用点酒而不再只喝水,圣经并未再提及。可能提摩太以后真的稍微用点酒,也可能他仍坚持只喝清水,宁愿身受亏损,不愿更改他数一年与虔诚有关的禁酒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