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给读者


  当我收到弗兰沙这样的一封信时,顿时哑口无言,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复他。无论如何我不能用一些斩钉截铁的答案或不切实际的诺言敷衍他就算了事,或恶意的反问他:“假如你是待嫁女儿的父亲,是否仍会写这样的信给我?”我非常了解,在这位黑人青年的悲愤哀号里头,隐藏着许许多多受到同样遭遇的不幸的心声。

  我不应该斤斤计较信里面尖酸刻薄的字句,更不能因那挖苦的口吻及有些过分的形容,而被迫处于自卫的立场。首先我应该静静地聆听他的呼声,因此我决定了暂时保持缄默,那是同情他最好的表示和最忠实的答案。

  一件不能想像的事,就是我们西方人经过许多世纪才达到的成就,目前在非洲只需要数十年就获得了。
本来聘礼是一个有意义的习俗,使婚姻有保障。以牲口赐给女方作为生产力损失的赔偿。要是万一不幸离婚的话,那些原先的聘礼是得偿还给男家的。所以女方的家长对女儿的婚嫁非常谨慎。

  自从易于挥霍的金钱代替了牛只作婚姻的聘礼以来,它原来的用途便完全被埋没了。其后更因西方奢侈品的输入,使其意义更大大的变质了。今天,女孩子往往成为类似奴隶买卖的货品。曾经有一位著名的黑人律师,向我展示他办公室内一排一排的书架,都放满了对付不同的父亲的控告书。他们都是利用同一个女儿,向许多名男子收取聘礼的拜金主义者。

  
新旧传统冲突的战场,是人的内心。对生活的影响,没有比婚姻及家庭来得更大的了。所有非洲的社会、宗教,及政治问题,都集中在这焦点上。非洲进步的基本条件,乃是把女人的地位提高。没有自由的女人在他身旁,男人便没有自由的一天。没有独立和负责任的夫妻,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但没有爱情作为结婚的根基,也就等于没有独立的夫妻。

  如果这是真的,我们便如同两手空空的站着。如果解决非洲问题的钥匙,是对于爱情——尤其是婚后的爱情——的更深了解,那我们还有什么好贡献的呢?非洲人到了欧美国家会看到什么呢?我们白种人能给他们什么榜样呢?我们岂非也是今天才开始发现结婚的基础在乎真正的爱情吗?虽然我们没有聘礼的传统,却并不见得好到那里去,难道就没有其他物质主义形式威协着真正爱情的发展吗?

  
想到这里,我可以把自己放在弗兰沙的处理里,愈了解别人,便愈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对于不同的地区也是一样,当我们开始对非洲作各方面的揣摩,很自然的在另一个角度上也剖视到自己的国家。我们不再以高人一等的给予者自居,什么都自以为是,却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处于同等地位需要帮助的人。

  当我收到以下西雪儿写给我的信时,这感受更明显了。它给我带来一股新的勇气,继续去为这一对青年爱侣的婚姻打那美好的仗。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