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好撒玛利亚人


路加福音 10:25-29

  被掳到巴比伦之前,犹太人三番五次地拜偶像。我们常常谈到以色列人如何离弃上帝,为偶像盖庙,在石头或木头雕刻的偶像前跪拜。这种情况在士师时代就有了,一直持续到尼布甲尼撒把他们掳到遥远的巴比伦去为止。

  他们在巴比伦寄居七十年之久,离开祖国好远好远。按照上帝的安排,七十年后,犹太人可以归回祖国。

  那时耶路撒冷的圣殿已成废墟,犹太人又重建圣殿。上帝真是恩待这个罪大恶极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犹太人不再拜偶像。反而,他们勤于学习摩西的律法。尽量照着律法的规定生活。学习律法多年的人被称为“文士”或“律法师”

  这些律法师以为自己可以倚靠自己的行为上天堂。他们认为只要循规蹈矩,上帝就不能不把救恩赏赐给他们。他们想靠自己的行为嬴取上天堂的资格。

  一天,有一位律法师来见主耶稣,说:“老师,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意思就是说:“我该怎么行,等我离开世界的时候就可以进天堂?”

  你若仔细查考这一节圣经,就知道他存心不良,他问这个问题是为了试探主耶稣。他存心找把柄,希望主耶稣回答不了他的问题。

  可是,他错了。没料到耶稣立刻回答:“律法上写的是什么?”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能靠行为得救,是吗?那么你告诉我,律法怎么说?”

  律法师非常熟悉律法。你听他说什么:“要爱上帝胜于一切,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答得好,主耶稣说:“正是!答对了。”然后主耶稣严肃地说:“你若这样行,就必得永生!”主耶稣似乎是说:“照上帝的要求过一个圣洁、完全、无罪的生活。”

  然而由于罪,我们是无法完全照上帝的旨意,过一个荣耀上帝的生活。然而上帝的要求却没有任何的改变。他要求我们过圣洁的生活,一点儿小罪都不犯。

  当亚当还没有堕落以前,他能过一个完全荣耀上帝的生活。他能过一种圣洁、完全的生活。

  上帝的意思乃是:“你当像亚当还没有堕落以前在乐园中一样的生活!”

  律法师没有想到这个答案,毫无罪恶的生活!他心灵的深处知道他根本做不到。然而,他口头上又不肯承认,于是他又问:“谁是我的邻舍呢?”

  主耶稣用一个比喻解释这个问题。请仔细听啊!

路加福音 10:30-35

  耶路撒冷建在一个山上,居高临下。耶利哥则座落在约旦河平原。所以,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这条路是下坡路。

  这条路不安全,附近盗贼很多。下山的人常常被强盗抢劫,若是反抗,命都保不住。强盗往往躲在山洞里,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行踪。

  主耶稣对律法师说了这么一个比喻。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这时路上无人,有点荒凉。

  忽然,强盗从这人身后的树林跳出来。抢走他的金钱和东西,还把他打个半死。如果没有人来救他,他就完了。他躺在地上呻吟,周身痛得了不得。

  忽然,听见脚步声。会是什么人呢?……

  来了一个祭司!……方才结束祭司的工作,往耶利哥回家去。

  受重伤的人提起精神。太好了!这个祭司肯定会帮他的忙。这不是耶和华的祭司应有的责任吗?当然是!上帝的仆人岂会不怜悯受苦的人呢?……

  可是……你看!祭司一路走过来。然后?……他突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可怜、遍体是伤的人。立刻走到路那边,越他而过。他看清这人的景况,可是无心伸出援手。不!这个地段太危险了,得赶快离开才是上策。就当没看见一样。

  多么残酷!完全没有怜悯之心!……这难道是爱邻舍吗?……祭司,太离谱了!

  难怪躺在地上受伤的人会失望!

  可是……听!又有脚步声传来。这人抬头好奇地一看,是个利未人!他肯定会帮忙的。这个利未人也是往耶利哥回家的路上。这个被抢劫的人满怀希望的瞧着利未人一步一步走近。

  利未人看见他躺在那儿,走近几步,仔细看看,然后……也走到路那边,越过他快走而去。留下这个可怜的人躺在地上。

  这人完全失望了。如果祭司和利未人都不愿帮忙,那谁会呢?……这叫做爱你的邻舍吗?利未人,真不像话!你跟那个祭司一样残酷不仁,一样只为自己的安全着想。

  这人仍然躺在地上,口渴极了,身上的伤发烧,轻轻一动就会流血。完全没力气了,只有躺在那里等死。就在这时,他第三次听到脚步声,愈来愈近。

  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勉强地抬头一看……吓了一跳,是个撒玛利亚人来了!对这人他一点儿也不抱希望,因为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世代有仇。哦!撒玛利亚人最好看不见他,否则说不定再打他几下。

  可是……哦!撒玛利亚人停下来,下了驴,走向这人,受伤的人可能吓得发抖。怎么办呢?……

  撒玛利亚人跪在这人旁边。这是一个有怜悯心的人,看见有人遇难,不管他是什么人,也得帮忙。

  他看见这人受的伤这么重,立刻起身,走到驴旁,拿了东西,转身又回到受伤的人身旁。

  小心翼翼地把油和酒倒在伤处。油有减少疼痛的作用,酒则可以清洗伤口。然后,把伤处包裹妥当。他又往这人的又干又热的口中倒了几滴酒,让他舒服一点儿。

  最后,他又小心地把受重伤的人抬起来放在自己的牲口上,一路扶着这人走下山,免得跌下来。

  到了山下,他们进了一间旅馆。他又把受伤的人抬进店里,付了费用。

  第二天早上,撒玛利亚人有事要办,必须离开。他不忍心丢下受伤的人。叫了店主来说:“请好好照顾这人。”又从钱袋拿出一些钱交给店主说:“请用这笔钱支付他的需用。如果不够,我下次回来,再付给你。”

  他把被人抢劫受伤的人留在旅店,委托店主照顾。

  这才叫做爱邻舍。这个犹太人完全没有料到一个撒玛利亚人会如此恩待他。

路加福音 10:36-37

  主耶稣说完这个比喻,停下来,看着律法师,问他说:“告诉我,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律法师方才问:“谁是我的邻舍呢?主耶稣在比喻中说得很清楚。现在他可以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必须身体力行。

  律法师犹豫不定。他该怎么说呢?……当然是撒玛利亚人!

  律法师心里明白,但他说不出口,他不能,也不愿在这个情况下用“撒玛利亚”这个名词。犹豫一下,他终于说:“是怜悯他的!”

  他回答主耶稣的问题,免去讨厌的名词“撒玛利亚人”。

  主耶稣平静地吩咐他:“你去照样行吧!”

  律法师心里清楚耶稣说得对。可是,他的生活却与这不一致。一个撒玛利亚人会是他的邻舍吗?……这个念头他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律法师,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他的邻舍。就是普通老百姓他都看不上眼,现在居然要把一个撒玛利亚人当邻舍?……

  这个比喻的教训相当尖锐。

  律法师自以为义,问主耶稣该做什么可以得永生。他满以为主耶稣答不上这个问题,他设陷阱害主耶稣。可是结果召罪的是自己,因为他离遵行律法还差得远呢!

  主耶稣给他留下的是上帝的要求,清清楚楚指明他的责任何在。可是,上帝的要求对有罪、骄傲、自大的人太严格了。他根本无法过荣耀上帝的生活。主耶稣只不过把他的实情,无药可救的景况指出来而已。

  这个律法师要学习求上帝的怜悯。他必须承认自己是迷失的,不可能靠行为得救。他必须要发现他自己的无能自救,唯有主耶稣才能拯救他。因为他自己不过是个罪人。

  救恩之道,惟独倚靠圣灵的工作,罪人的心眼才能被打开、明白。

  “谁是我的邻舍呢?”

  这个问题也是针对你问的,小朋友!……谁是你的邻舍呢?哦!很简单,对不对?……自然指你的兄弟、姐妹和朋友。

  可是, ……那个鬼鬼祟祟、老是惹你生气的小男孩呢?……或是那个害羞,抓你头发,掐你的小女孩呢?他们是你的邻舍吗?……

  你若看见爱开你玩笑的人遇见困难,需要帮助,你肯帮他吗?……帮他忙?……你认为呢?

  不!你宁可笑话他,宁可大声对他说:“太好了!太好了!”诚实说,这种情况是不是太普遍了?可能有相反的反应吗?报复是甜的,对不对?……多少时候,你的仇敌遇难,你不是幸灾乐祸吗?

  “谁是我的邻舍呢?”

  你的仇敌就是你的邻舍!

  但愿上帝把报复的心从你心中除去。也愿你靠着上帝的恩典学习“爱你的仇敌!为咒诅你的祝福!为凌辱你的祷告!”